首页
学习
时政
要闻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健康
图片

发展新质生产力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4-06-05 09:55  

本报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我市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德州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全市上下务必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以贯之、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我市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据最大比重,是实体经济的“底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传统产业这块“基本盘”,必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近年我市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目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加速突破,势头强劲。当前,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我市要认真研究用好政策,积极谋划项目,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不断增强高端供给、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层次,努力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对产业体系的系统性重塑,既要做好传统产业“从有到优”的重构,也要狠抓新兴产业“从小到大”、未来产业“从无到有”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明确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近几年,德州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多个未来产业项目在县市区相继落地,进一步抢占发展先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持续用力中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速竞逐战略性新赛道,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德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四链协同”,以科技创新引领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我市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显著特征的“四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9.7%,占全部投资的53.5%。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朝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顺畅流动。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引进培育高新企业,促进数实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要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促进颠覆性和原创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牢记嘱托、开拓奋进。新征程上,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德州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徐佳毅